四季栽培技术COMPANY PROFILE>返回首页
摘要:花菇的人工栽培和规模化培育,标志着中国香菇产业技术水平的巨大进步和先进地位。袋料香菇免割袋栽培,经过西峡春栽代料香菇模式几年来的实验性栽培验证,不仅减少人工割袋出菇的用工成本,而且出菇整齐、菇型圆正、整齐育花、没有塑料袋出菇的畸形菇,菇质好、生产成本低、效益高,采用《天白花菇培育技术》可以培育满棚花菇,是西峡县规模产业技术优化的经典技术。是规模化栽培代料香菇必不可少的优化技术模式。由于免割袋栽培的技术细节与手工割袋出菇对比,具有河南以北地域生产拌料、制袋、养菌、越夏和出菇管理的明显差别。现将主要栽培与管理方法介绍如下,供读者参考。
关键词:河南规模化 袋料香菇 免割袋栽培 大棚层架 花菇培养
一、 河南香菇产业概况
河南省位于我国北纬32-35度,南与长江以北的河北省接壤,北部跨过黄河,与河北省和内蒙古地区相邻,一月平均气温0℃左右,7月平均气温26-28℃,无霜期7-8个月,年平均降水量 600-1000㎜,属于半湿润半干燥地域,一年四季气候分明,可循环绿色植物资源十分丰富,适宜发展代料香菇和花菇培养技术。随着西峡县代料栽培模式在中原以北地区的影响作用,2009年香菇出口量领衔全国出口总量的,,,,%,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领先地位。在西峡县春栽代料香菇模式和泌阳县秋季大袋栽培香菇的带动下,全省各县市地区利用不同的当地资源优势,发展以代料香菇为主的食用菌栽培。例如,西峡县周边的淅川县、栾川县、卢氏县、南召县、鲁山县、内乡县和三门峡市、灵宝市、洛阳市等以及湖北、陕西、山西、安徽等临近区域,移植西峡春季栽培技术为主的春栽和夏秋栽混合模式栽培。其中,灵宝市的合作社大型菇场发展模式中,是利用苹果树枝为原料,在宽8m-10m长30m-50m蔬菜大棚优化的菇棚中,进行春栽、秋栽和冬栽的西峡县层架式自然出菇模式,全部采用香菇免割袋机械化规模栽培与管理方法,冬春季节以花菇培养为主,夏秋季节以鲜品菇生产为主,具有向全省乃至全国西北地区推广的优化型栽培新模式特点。本文以西峡县和灵宝市的栽培模式为例,介绍免割袋花菇栽培与管理的技术经验。
二、 生产职责程序模式:
原料制备--菌种选育和菌种生产供应--袋料生产和灭菌--接种和养菌--出菇管理--采收和加工--储藏和销售--菇品及菌丝体废原料的饲料肥料深加工销售。合作社以股份制入股,集中领导,职责分工,统一按照规范技术优化方案管理,统一工厂化生产模式,统一生产,统一销售,利润分红。
三. 生产基地建造:
1. 场区选择与建设规划:场区选择背风朝阳,水电充足,交通方便,菇棚(东西长向)采光面南向,有利于冬季出菇采暖。
西峡模式 场区设计(适宜冬季自然气温不低于零下5℃的地区),根据规模和场地大小而定,(1)菇棚区中心走道3-6m。(2)立体层架菇棚长10-30m,棚宽3m,棚间距离1-1.5m,(菇棚中心高2.2-2.3m,出菇层架用钢管或水泥制成6-7层骨架,中心双排出菇架宽0.9m,架高2.2m(上面用竹片作棚拱),架腿埋深0.4m;两边排放菌棒架宽0.45m,高1.8m,架腿埋深0.4m),(3)遮阳网架高 3m,用95%高密度遮阳网,既可以拉紧抗风又能开合调光为适宜。(4)菇棚用水,在菇棚区打5m以下的深井,供给菇棚15-18℃地下恒温的“无菌”水,利于出菇管理的冬夏两季催菇和夏季预防高温用水。菇棚用水采用地埋水管,每个菇棚留1-3个水口。(5)袋料生产场地和菇棚区主要通道用水泥硬化。(6)生活、办公、加工和物料仓库建造钢结构简易房,或用大棚分隔的板房式房间。冷储需要建造保温房。
2. 优化型蔬菜大棚式菇棚(适宜西北气候偏干燥以及自然气温低于零下5C°左右的地区):优化之一是采光棚弓的前沿弓高由蔬菜棚的1m改为1.5m,适宜棚内立体层架排放和工作走动;优化之二是在大棚两端的墙体高于2m的上方开一个可以开关的放风窗口,用于排放棚内高温;优化之三是在相距塑料弓棚上面0.7-1m高处,再加一层遮阳网弓架,用于夏季出菇或菌棒越夏遮阳。其它建造模式和质量要求与蔬菜大棚同样,前后棚沿棚膜接口可以拉开通风,大棚上的塑料棚膜、保温毡、遮阳网,用卷帘机操作调温、调光、调湿、通风操作更加方便、省力、快捷。
四. 生产配套机械与节俭功效:
规模袋料生产的食用菌常用机械及其功效,以中标《河南农机网》,享受国家农机补贴的河南省西峡县神威机械有限公司产品为例:①自走式拌料机:1-2人操作1小时,相当于6个人1天工效。②自动装袋机;4-5人8小时装18x58袋料5000-6000袋。③常压灭菌锅炉:一次可以灭菌香菇袋料3000-5000袋,每袋耗煤150克。④立式扎口机:与自动装袋机配合,只要1人操作。⑤电动刺孔机:1人操作,每秒一次刺孔1行9-11孔,自动转袋,定位刺孔。
五. 原料选配:
袋料选用木质类:硬质杂木屑、软质杂木屑、果树枝稍、杂锯末、感染杂菌的木质原料、各种灌木屑;秸秆类:花生壳、玉米芯、玉米秆、棉花秆、棉花壳、棉子壳、稻草、麦秸、花生秸;野草类:芭茅、芦苇等类富含木质纤维的杂草。
其中,木质类原料,适用中晚熟类菌株和早熟类菌株。晚熟类(160天以上菌龄的)菌株适宜选用硬质木屑,如果选用软质木屑,要适当加大木屑的粒度。秸秆类和杂草类原料,适用选配70天以下菌龄的早熟类菌株。各种原料均须保证新鲜不霉变,防止营养损失。混合原料获得高产的原则,是按照香菇的营养成分分析的详细营养选配适宜的原料配方。
5.1 硬质木屑原料配方:适用120天以上菌龄的中晚熟菌株,木屑厚度3-4mm,大小4-8mm。
5.1.1 (西峡县)硬杂木配方:木屑78%,麦麸20%,石膏1%,蔗糖1%(或过磷酸钙0.7%,尿素0.3%)。配用菌株:国内通用的9608,9015,135,241,908,939等西峡县域及周边地区120-180天菌龄的菌株,2-4月份栽培。黄河以北地区参考选用908,808, 937,939等原产地菌龄120天积温240